Page 45 - 董氏宗谱上卷
P. 45

《董氏宗谱》三修源流考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居徙考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祖思贤公于明朝洪武年四年(1371)由江西迁深江关帝庙到现在已有

                651年,六百多年来,其后裔有的因灾年逃荒在外,有的因战乱被迫离境,有的

                经商在外地求生谋发展,有的为官在外落籍。但由于那时:1、交通条件差,信

                息蔽塞。2、又据传思贤公在明初是朝廷运粮官,在押运途中粮草丢失,朝廷

                问罪,于是携家带口逃到湖北,前十代我们不敢姓董,活着跟夫人姓毛,死后

                立碑姓董,史称“生毛死董”(宜城上劳池,今改为宜城郑集镇双龙村董姓族
                人,一直姓毛没改过来),所以更不敢打谱续派。我查阅谱谍分析,直到明末,

                才勉强几人凑到一起议了五个字派:正、上、一、元、亨,这五个字派也只在小

                范围内有人知道。查找大量资料,到现在为止还不清楚这“正、上、一、元、亨”

                五字是谁立的?哪年立的?外迁宗亲到各地安家后,只有自立派序,这也为

                我们寻亲、外迁宗亲寻祖带来了困扰,这也是我们 1989 年续谱时有大量宗亲

                失联在外没有入册的重要原因。这次续谱为了对祖宗尽孝、对族人尽宗、对
                子孙后代尽责,我们下了大决心查找,先后多次到湖北、湖南、江西各地历时

                十年之久,收获颇大,但也由于时代久远、序派不一,还有不少外迁族人无从

                查找,下面将我们初步查清的一部分失联宗亲,及查找中我个人的分析和想

                法写出来,供以后外迁失联族人寻根,及我族宗亲和子孙后代继续查寻失联

                宗亲作参考。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(一)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光绪十四年老谱记载,德高公生九子:思恭、思敬、思圣、思贤、思义、思

                富、思华、思荣,但只有思贤公后续有记载,其余八公均无后续记载。从这些

                年来多地考证,我个人认为,九公不全是亲兄弟,可能有当时从江西一同迁过
                来的董姓族人结拜为兄弟的,如思圣公谱中记载住监利县,但监利县董姓族

                人都找到了根。世系清晰和我们同属江西合公之后,监利是合公六世祖渊公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3  ·
   40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