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 - 董氏宗谱上卷
P. 46

董氏宗谱·江都堂


                的后代,我们是渊公的哥哥齐公的后代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虽说九公不全为亲兄弟,但也不排除思贤公没有亲兄弟,如谱中记载五

                公思义公住潜江长老垸,很有可能当时兄弟俩一同乘船到湖北,思贤公在深

                江站上岸,思义公在下一站长老垸上岸(长老垸就是现在潜江高石碑镇)。长

                老垸董氏族人现在一直没找到根,他们供奉一世祖可时、可立,是老族长轮佑

                先生据说在文革前见到一部老谱记载的,据轮佑回想,可时、可立出生于 1453

                年、1455 年,如果按他们记载也和我们思贤、思义公到湖北 1371 年相差近百
                年。可时、可立下面也是断档的,可以初步认定长老垸这支就是思义公之后,

                更何况他们堂号也是(江都堂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上所述,我认为谱中记载德高公生九子,虽不全为嫡亲弟兄,但也不会

                一点凭据没有,一个亲兄弟都没有,可以这样说,但凡江汉平原周边县市董氏

                族人,凡是世系没有理清,根没找到的,都有可能是德高公后裔。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(二)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外出为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谱记载(1-1)才公五子旺公妣左氏生二子:伏清、伏英,住九溪卫,我们

                在九溪卫所在地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附近三合镇月亮岩村董学兵家,看到了

                一本民国十三年(1924 年)谱谍,记载他们一世祖坦公生三子:伏源、伏维、伏

                厚。坦公由南京广德州使调任常德督府,后落户安福县佘市桥。我们基本认

                定坦公就是我们谱中记载才公五子旺公。理由有五:1、坦公与旺公生活年代

                均为明初。2、我们谱中清楚记载,旺公住九溪卫,恰好坦公也住九溪卫。3、

                旺公父亲才公只有才公、奇公两弟兄,奇公明洪治壬戌科进仕、江南提学,无

                后。而旺公六弟兄,奇公一定会带一侄子在身边为其栽培。4、坦公之后与旺

                公之后十八世年龄吻合。5、坦公与旺公之后均为伏字取名。综上所述,我个
                人认为,慈利、石门、临澧董氏族人,一世祖坦公就是我谱中记载才公五子旺

                公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灾荒年外出谋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纵观谱谍,我族外迁失联宗亲在明末清初为最多,俗话说:沙湖沔阳州,


                · 4  ·
   41   42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