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4 - 董氏宗谱上卷
P. 64

董氏宗谱·江都堂


                导,发挥家族的积极作用,化解不利因素,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,值

                得认真研究。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曰:“善者因之,其次

                利道(导)之,其次教诲之,其次整齐之,最下者与之争。”太史公在此是说国家
                应如何管理经济,然而其因势利导的治国理念则具有普遍意义,对于当代家


                族乃至于其他一些社会现象(比如宗教、传统民俗、民间结社等),我们也应该
                如是看待和对待。充分利用包括家族在内的传统资源,在现代性的导向下实


                现创造性转换,趋利避害,因事为功,这才是更科学和更有智慧的对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中国传统家族组织中,族谱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。族谱是家族世系


                和历史的记载,故又曰“家乘”,据此可以明“木本水源”,使家族成员的血缘联
                系和认同得到确认和巩固;又是家族礼制规则和各种重要事务和资产的存录,


                是维护家族组织观念和物质基础的重要保障;更是家族杰出人士的光荣榜,激
                励鼓舞族人以之为榜样做人行事,使家族传统得以保持和发扬光大。因此,

                族谱及其修撰是家族组织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和极为重要的活动。而从更

                广阔的角度看,它还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种特殊而珍贵的社会历史文化资

                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次流坑新修《流坑董氏合公族谱》,是董姓家族自万历十年(1582 年),

                所修大宗谱之后的又一部大宗谱。四个多世纪以来,流坑和中国都已经发生

                了沧海桑田之变。本次新修大宗谱与万历谱及众多旧谱相较,既有一脉相承

                的内容,也有极显著的改变。除了沿袭旧谱的基本人口、史事记录外,其增强

                家族成员认同和凝聚力的基本目的,由家族公举编修团队并集资支持的工作

                方式,以及尽量笼括流坑及外迁各主要支族所有成员的记述范围,均与旧谱

                并无二致。而区别则在于,新谱抛弃了贯穿于旧谱之中的封建纲常伦理,力

                求用现代社会主义意识统领全谱;体例也有重要改变,不仅采取文本简体横

                排,新增大事记、文化遗存、民俗、历史轶闻、古建胜迹、名人与流坑等篇章,而

                且打破旧规,女子入谱、同姓通婚现象部分得到承认和体现;此外,篇幅也有了

                很大扩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流坑董氏新谱的面世,在我看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。新谱反映了流坑董

                姓家族组织在新时代的存续和变化,体现了董姓家族与时俱进、使自己与社

                会进步相适应的努力,同时也为家族留下了新的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。因


                · 22  ·
   59   60   61   62   63   64   65   66   67   68   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