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2 - 董氏宗谱上卷
P. 172

董氏宗谱·江都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  ⑲  即位,蒙恩转奉議郎,赐章服加勋。初象州有疑狱,执法者谓当处极
                刑。公继至,察其非辜,遂状其事以闻于 朝,果從公请。尉会昌,日当摄县

                政。有兄弟讼财,累年不决。公從容谕以孝悌,彼乃感泣、焚券,誓不復诉。
                安州有寡婦被杀,莫知其贼徒,有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⑳  执平人以寘             于狱者累月,将诬服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辟       。郡守、故丞相蔡公確                    頗疑其冤,再擇公以審劾其事。公即得其情而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释之,未幾果有玃其贼以告者,蔡公尤器重之。其莅官所至,每以材幹稱
                者       ,如此,然仕宦恬退,未嘗求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薦者交集,嘗謂人曰:“吾少力学累舉,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晚沾一命,虽未大施设,庶幾亦足以行其志。况人生七十自古所稀,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将及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矣,人雖我知,夫復何為?”迺拂衣告老而歸,莫可挽而留也。公孝悌醇谨,语
                言不妄,發樂善如已有,舆人交和易而嚴,事或少忤必规以正,鄉族多畏而愛
                之。初失估恃                ,撫育諸弟,教之有方。闺门之内,辑睦如也。聚族雖衆,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遇以恩,悉無间                言,鄉里有丧葬而窭                  於财者,辄厚赙              以助成其事。岁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饥,豪民闭糴以规厚利,公獨抑價振之,人赖以济者甚衆。其行已所为,每以
                长厚稱者。如此,休退間以诗酒自娱,尤喜老氏,颇逹其旨。宜乎,年益高而
                聪明不衰,以膺寿考康寧之福也。大觀戊子正月二日终于寝,享年八十有六。
                娶张氏,赠南昌縣君,先公而卒。子男三人:曰楷、曰桓、曰松,皆業进士。女
                四人,皆適士族。孫男七人:洵仁、洵侯、洵美、洵直、洵都、洵哲皆力学,洵侯

                举贡士,俊颖未易量,一人尚幼。以其年十二月壬午葬于蜀原之合江。諸孤

                遣洵侯求铭於余,余视公里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,知公为尤详,乃不辞而铭曰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博学而有禄以荣身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仕而有政以及民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远虽晚矣其志则神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猗嗟         董公孝友谦醇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於乡党兮责朋友以切切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於宗族兮诲子弟以谆谆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善不嫉兮乐成人之美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财不吝兮推周急                  之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宜享福兮康宁而寿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宜有後兮高大其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令节克著没而有闻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铭石于墓以贻                後人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葛溪喻德羲刊
                     (说明:碑文的繁体字均按原字抄录,异体字、俗体字在电脑中一般难于


                · 130  ·
   167   168   169   170   171   172   173   174   175   176   1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