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7 - 董氏宗谱上卷
P. 177

齐公墓志铭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於乡党兮责朋友以切切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於宗族兮诲子弟以谆谆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善不嫉兮乐成人之美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财不吝兮推周急之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宜享福兮康宁而寿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宜有后兮高大其门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令节克著没面有闻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铭石于墓以贻后人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感想三则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宋故董公奉议墓碑,是迄今为止流坑村中最早的、保存最完好的出土

                文物,当珍藏之、.保护之、研究之、展示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流坑古村虽然是五代南唐昇元年间(937——-943)建村,但由于多方面

                的原因,目前村中的古建筑、古文物多是明清年代的东西。如果真为一些专

                家所说,状元楼中的几个柱础应是保留下来的原物,那也是南宋年代的物件。

                宋故董公奉议墓碑是一块北宋年间的墓碑,距今足足九百一十年整。面且此
                碑保存完好,碑文清晰完整,,实属难得之珍品。碑文所载的信息丰富,有待

                好好研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宋故董公奉议墓碑的出土,开启了用“二重证据法”研究流坑古村的新

                篇章。著名学者王国维,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任导师时(1925 年至 1927 年),提
                出了著名的“二重证据法”。他在《古史新证总论》中写道:“然昔于古史材料,

                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。吾辈生于今日,幸于纸上之材料外,更得地下之新材

                料。由此种材料,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,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

                为实录,即百家不雅训之言,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,此二重证据法,惟在今
                日始得为之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往对流坑古村的研究,多限于纸上的材料,如族谱(特别是明万历十年

                族谱)、房谱、地方志和《二十五史》、《四库全书》等相关史籍。宋故董公奉议墓

                碑的出土,首次通过文物考证,进一步补充、修正了流坑董氏的一些历史资料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将董齐的有关资料列表如下: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 135  ·
   172   173   174   175   176   177   178   179   180   181   182